荊楚網消息(湖北日報)隨著國家關注民生政策的深入實施,我國的醫療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,人民群眾用藥也越來越方便。
日常生活中,很多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,那就是買回家的藥品往往是病好了還沒用完。的確,相對于多數情況下的實際使用量,很多藥品包裝劑量都偏大,一些藥品動不動就是一大瓶、一大包、一大盒,對于藥品生產企業來說,可能會節約一些成本,但與確保群眾合理用藥的要求相比,這點成本可能微不足道。
近年來,一些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逐步得到了較好解決,但群眾看病貴的問題仍然還不同程度存在。這其中,藥價偏高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。當然,高藥價的根源可能不在生產環節,但因藥品實行大劑量包裝,群眾買了之后很難用完,無形中肯定會加重負擔,特別是對困難群體的影響可能還很大。
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,群眾安全用藥的意識也在日益增強。很多藥品一旦開封后用不完,不管是否仍在保質期內,大多數人一般都不會再用。而且,藥品也不同于普通商品,回收后很不好處理和利用,事實上目前也沒有人回收。這些多余的藥品,通常會被作為廢品扔掉,如果處理不當,還會造成環境污染。
藥品盡量多用小包裝,從技術上講肯定不是什么難事,從成本上看應該也不是什么大事。我們希望,有關企業和部門要多為群眾著想。
(天門市委組織部魏常勇)